• 首页
  • 海豚图书
    • 图书分类
      • 中文图书
      • 外文图书
    • 新书上架
    • 数字图书
      • 在线阅读
      • 音频文件
      • 视频文件
    • 图书评价
    • 书目下载
  • 海豚作者
  • 新闻中心
  • 我的活动
  • 关于海豚
    • 简介
    • 联系我们
  • ABOUT US
    • Introduce
    • Conduct
  • 天猫商城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物候信息融入创意汉字,一针一线点亮“绣”美时节

2022-06-17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于2016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绣,起源于苏州,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607.jpg

这两种非遗文化,在6月11日中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以梦幻的方式联动,亮相中国刺绣艺术馆举办的“绣美时节——二十四节气非遗主题展”。


在本次展览开幕式上,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王磊(线上出席),苏州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月娟,苏州高新区宣传部副部长冯燕芳,苏州高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周平,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博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齐德利(线上出席),中科知成首席插画师、科普作家许明振等嘉宾,与十余位江苏省级以上苏绣大师,以及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二十四节气社团学生一起,共同探寻非遗文化特色,感受苏绣与二十四节气的巧妙融合。


本次展览以二十四节气主题图书创作出版与苏绣技艺的跨界融合为特色,联合展出了齐德利博士、许明振老师参与创作的新书《我的大自然物候历》与苏绣小镇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陈红英基于图书内容创作的“苏绣版”二十四节气物候创意字等作品。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624.jpg

海豚出版社新书《我的大自然物候历》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627.gif

书中原创“二十四节气物候创意字”


书中以物候为主题的创意字由齐德利博士团队策划、许明振手绘而成。“春、雨、雷、鸟、风、花、夏、麦、稻……”每节气提炼出一个物候关键字,从天文、气象、动植物、水文等多角度探究自然现象,巧妙诠释了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规律和七十二候特征。



当苏绣传承人陈红英老师初次见到这些一笔一划里都蕴含着丰富自然与文化密码的手绘汉字时,当即萌生了要把它们以刺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想法。


从2022年2月4日立春节气日正式起针开始,一个个鲜活的的物候创意汉字,在陈老师一天天的飞针走线中跃然成形。   


据介绍,绣制苏绣作品一般都在自然光下,一个是用色最为标准,还有一个是保护眼睛,自然光下对于眼睛的伤害比较小。“绣制一幅作品,根据图案的复杂程度,少则半月,多则二十天。”


这套凝聚着陈老师数月心血完成的苏绣版“二十四节气物候创意汉字”,将于6月11日—8月31日在苏州中国刺绣艺术馆进行首展,此后还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展览和体验活动,让大家真正了解苏绣,传播苏绣手工艺和节气文化。


让我们先睹为快,近距离欣赏一下这些精巧雅致的苏绣作品吧!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650.jpg

首幅作品“春”字,是立春节气的物候关键字,由三横、人、日组成。三横分别表现出春芽萌发、冰雪消融、立春佳肴,“人”字的一撇一捺是两枝迎春花,“日”字则是贴春联的民俗场景。


整个画面颜色非常丰富,陈红英老师介绍说,仅绣制“春”字就用到了三十多套颜色,一套颜色有十几种。作品中的迎春花看起来非常灵动,层次感明显,花以金黄色和橘红色为主,树枝上带点青绿色和紫红色,仅仅这里就用到了五套颜色。另外,花瓣在绣制过程中,丝缕关系的处理很重要。陈红英认为,苏绣看起来特别美丽,最主要的是靠色彩,作品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色彩的搭配,近看工艺的精致,最后再看整体画面的协调。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653.jpg

再比如绣“稻”字上的螳螂,最粗的地方用两丝打底,较淡的地方用一丝打底,螳螂的须很细,针距要短,基本上都在3mm左右。在绣制之前需要构思好丝缕的变化和需要用到的针法。


“稻”是芒种节气选取的物候关键字。古诗云:“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鶪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字中内容主要表现了农忙时节万物生长的繁茂景象。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657.jpg

再看这幅“花”字,包含了许多谷雨节气的物候信息:桑树代表了谷雨时节农民开始采桑叶养蚕,布谷鸟鸣催促农耕播种,牡丹花被称作谷雨花,池塘有青嫩的浮萍冒出,河流寓意雨水增多、万物生长。


开幕仪式上,还进行了《我的大自然物候历》新书发布活动。海豚出版社社长王磊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齐德利博士相继在线上致辞。


随后,该书插画作者许明振向参加活动的嘉宾介绍了创作二十四节气物候创意汉字的历程,并向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学生代表赠送图书。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703.jpg

向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学生代表赠送图书


海豚出版社代表还与苏绣小镇签订了《我的大自然物候历》插画版权授权合作协议。陈月娟副书记、冯燕芳副部长、周平副局长上台见证。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705.jpg

双方签订《我的大自然物候历》插画版权授权合作协议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创新贵在“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此次跨界合作将传承千年的二十四节气完美转化为苏绣这一江南文化视觉艺术表达,将四时历法汇聚于指尖,从而表达“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让非遗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







想要一睹二十四节气创意字作品全貌,却无法前往现场的朋友也不要遗憾,《我的大自然物候历》同样能让你一饱眼福。书中还有更多惊喜内容等你发现。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709.jpg

自然爱好者必备物候观测记录手账


《我的大自然物候历》既是一本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科普物候知识的图书,也是一本引导大家亲身观察记录全年物候现象的特色手账。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经、物候关键字为纬、七十二候为时间单位,将每个节气的物候特征融入关键字的创意设计中,以关键字为原点,延伸出“四季景观路线”“灵魂发问”“自然观察家”等趣味版块,从动物、植物、气象、水文等多角度探究自然现象,追溯节气的起源和历史气候的变迁,解答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疑问。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713.jpg

“四季景观路线”,领你一览祖国壮美景色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716.jpg

“灵魂发问”,每次5分钟,轻松get物候知识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719.jpg

“自然观察家”,带你了解热爱自然观察的历史人物


同时,书中按时间段列举了全国各地每一候的典型物候特征,既可作参考提示,也可作指导示范,旨在倡导更多人走进大自然,观察记录所在地的物候变化。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722.jpg

以七十二候为单位,详览不同时段各地物候现象


此外,书中详细介绍了物候观测的方法,附多个主题的物候观测记录表,提供了物候观测种类名录、花开的温度奥秘对照表,方便读者学习使用。即便是从未做过物候观测的读者,在阅读此书后也能轻松上手,开始实践。


微信图片_20220620112725.jpg

提供翔实物候观测指导,经专业学者审订


不妨从这个夏天开始,带上这本小巧的物候历,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记录你身边的物候变化,发现二十四节气的奥秘与神奇。




开启你的物候记录之旅吧!


友情链接: 人民中国杂志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人民画报社 外文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华语教学出版社 中国报道杂志社 中国翻译研究院
联系方式:
  • 电话:010-68996147
  • 投稿邮箱:haituntg@dolphinbooks.cn
  • 微博:海豚出版社
  • 邮编:100037
  • 微信公众号:海豚出版社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版权所有 @ 2018-2050 海豚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8057457号